第 24 章 (第1/3页)

乔见山未拿到解额,即未中举,然一家人当夜仍是欢欢喜喜聚了一场。

席上,父亲甚至给乔见山倒了半盏米酒,说年岁不小了,叫他尝尝。

读书十年,终于端起酒盖,乔见山很想学一学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”那股豪气,于是“家饮”....敬对家人一口闷。

结果呛得直吐舌头,皱眉眯眼呼道:“好辣!”

席上欢声笑语,淡去了乔见山心头的忧愁。

檐上灯笼添了三次火,这般热闹,外人路过,还以为乔家大小子第一回请解就中举了呢。

乔时为暗想,父子笃,兄弟睦,其福亦厚,其泽也长。

三哥若是中举,是意外之喜,没能中举,则是情理之中。

放在后世明代,十三岁能过童子试,被人称一声“秀才”就极难得了。饶是神童辈出的南北宋,这个年纪拿解额的也屈指可数。没过几日,乔见山便恢复了往常,朝早起,夜勤读。

趁着休沐在家,他找来乔见川、乔时为,给弟弟们分享自己的赴考心得:“我考完归来,同你们说过,今年的解试已不考帖经和墨义,改为了考‘大义’。前日,父亲托人从贡院打听了‘大义’的评卷标准,你们俩也学一学。

乔时为与四哥坐近,一同细读。

以往考墨义,纯是问答,譬如题问:“何为君子之四道?”只需默写“谨对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人也义”便可。而“大义”不再要求学子字句尽同,只需取圣贤释义、诸书引证对答,自述成文即可。

乔时为心想,这哪是给学子放宽标准呀?明明是给考官放宽了出题范围。

什么叫“圣贤释义、诸书引证”?不同于明朝定死了只考四书五经,万事皆以朱子的《四经集注》为释义,大梁的教材是很丰富的一一各类儒家经书,乃至百家经典,只要言之有理,都可能被考官所信奉。譬如说,若问你“铁锤锤碗锤不破”何义,到底是答碗锤不破,还是锤子不破呢?

恐怕是要多读几本书,多看几种释义,再临场琢磨一下考官到底什么意图,才能落笔了。

再者,既然自述成文,考官自然就会看学子的笔力、文采。

所以,考大义看似放低了标准,实则提高了要求。

四哥抱着乔时为一阵摇,欣喜若狂:“五弟,好事呀,好事呀!不用死记硬背了。”

乔见山道:“对于你这种默写一句话总会丢几个字的,确实算是好事,可大义想要答得尽善尽美,怕是要比以往读更多的书。”又对乔时为道:“五弟,你既背书快,行文又有灵气,考大义对你而言,是再好不过的。”

乔时为先点点头,后面露些许无奈,抱怨道:“只是往后要多打听考官的读书喜好,斟酌他的意图,实在有些恼人。”乔见山原想劝说“诗赋、策论也是要琢磨考官心思的”,后来一想,弟弟天赋优于常人,遂言道:“大才者成文浑然天成,才华溢出纸张,不管是什么样的考官,也总被折服....弟弟应立这样的志向才对。乔时为心间一暖,原来自己在三哥心目中,是这般厉害的弟弟。

可又有些压力一

“才华溢出纸张”这等标准,可不好达到。

自打盐税案以后,乔仲常对小儿子乔时为的关注度陡然上升,日日要亲自考校他的学问。

本是严父,端着姿态,问着问着总会变作-

一大愕、大惊、大喜。

“这你也学了?”“这你也答出来了?”“这几句是你写的?”

气得书房外的老爷子不敲门就进来,把乔仲常赶了出去:“三四岁时学的东西,现在才考校,你怎么当父亲的?”“.....可时为过了年也才六岁。”

“千山万丘不尽同,有平如土堆的小丘,也有如刀似剑耸入云的石山,何况人哉?人之天分有不同,他的六岁自然也不同,你怎能拿他当寻常小儿?”乔仲常讪讪,道:“那时为往后的学业,还是仰仗父亲罢。”

回想起当年,直至奶娃子三个月大要取名时,自己才第一回抱他,乔仲常亏欠之色更郁郁,喃喃道:“是我打一开始,就比家里人晚了一步接纳时为。此后,每每四哥被父亲骂时,父亲多了几条新的轱辘话一

“乔四郎,但凡你有弟弟一半的天资聪颖,我也懒得管你。”

“乔四郎,你能不能多跟弟弟学学,时为都要写完两篇了,你还在磨蹭第一篇。

所幸乔见川是个心大的,听过也就过了,还时常拿父亲的话跟弟弟打趣。

有一回,乔见川与人蹴鞠半日,累极了,把课业忘得一干二净,气得乔仲常拿着长尺追着打:“你兄长有勤奋,你弟弟有天分,你说说你,你有什么?....你给我站住。”乔见川绕着桌子躲,脑子比腿更快:“我有....我有勤奋的哥哥和聪慧的弟弟。

乔仲常竟不知如何再对,只好挥打尺子的时候,多用两分力。

又到冬日,上学堂时,踏雪行道是最难受的,积雪融湿鞋

最新小说: 蔷薇不可失约 穿成夫郎奔小康 毁灭吧,这个世界迟早要露馅 过分痴缠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[西幻] 拆迁村暴富日常[九零] 我给木叶众直播子时代 我真不知他是皇帝 修仙天花板穿进仙偶文 虐文女主BE攻略 玄学直播,你粉的偶像塌房了! 被教师悟捡去当女儿后 卷王经纪人在对照组综艺爆红了 夫君心有所属,但命短 诶?!我养迹部?! 小师妹为何那样 从小破屋开始[全民求生]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霓虹星的轨迹